總網頁瀏覽量

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一元一次方程式之綜合題目~~

A、利用以下之例子來說明:
□+5=20
當學生看到上述之例子時,一定會知道:
□=(20-5)÷3
換句話說,解題的大原則為:
□保持在左邊,將左右兩邊的5、20移動成只出現在右邊的15
再當把□轉成x時,則整個過程為:
3x+5=20
3x=20-5=15  (左邊的+5消失,右邊出現了-5)
x=15÷3=5     (左邊的×3消失,右邊出現了÷3)
換句話說,解題的大原則為:
將原來的x保持在左邊,
再將左右兩邊的5、20移動成只出現在右邊的15
B、利用以下之例子來說明:
+5=□+19
當學生看到上述之例子時,一定會知道:
左右各消去3個,變成:
□+5=19
然後:
□=(19-5)÷2
換句話說,解題的大原則為:
等式兩邊的□互相消去只剩下左邊的2個□,
再將等式左右兩邊的5、19移動成在右邊的14
當把□轉成x時,則整個過程為:
5x+5=3x+19
5x-3x+5=+19  (右邊的3x消失,左邊出現了-3x)
2x+5=+19     
2x=+19-5=14 (左邊的+5消失,右邊出現了-5)
x=14÷2=7(左邊的×2消失,右邊出現了÷2)
這部分造成學生很大的困擾:
困擾一:仍是x這符號造成的困惑
困擾二:因為兩邊都有x,所以不知道該如何處理
提供一個小訣竅:
因為是要解出x=?,所以最後得到的式子一定為:
△x=●
所以可以直接將所有的x都弄到等式的左邊,剩下的已知數都弄到等式的右邊,就能得到最後的x值了。
C、分式方程式的處理:
其實這部分讓我困擾很久,一直在想如何讓學生有個比較好感覺的解釋方式,不直接利用等量乘法公理的原因是學生會很濫用同乘的方法,舉例來說:
(x-3)/2 -(2x-1)/3   (學生會直接"×6")
=3(x-3)-2(2x1)  
就會造成計算過程的誤解了。

我讓學生先寫一下:(x-3)/5 -(x-2)/3=1
學生通常直接通分:3(x-3)/15 -5(x-2)/15 =1
(-2x+1)/15=1  (學生就卡住了)
此時,我會問學生卡住的原因是為何。
如果把15消除呢,該怎麼處理?
學生就知道右邊要×15了,因為消除的15是÷15
另外,我會提供另一個想法:
(-2x+1)/15=1=15/15
此時問到:如果兩個分數相同而且分母也相同,
會得到何種結果?
慢慢引導學生得出分子也相同的概念,則就會:
(-2x+1)=15
寫到這裡,真的發現:以往在教方程式的解法
時,從來沒去想過學生會遇到的困難,總覺得
這應該很簡單,此次當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時,
才發現這麼多的問題,雖然走得很辛苦,但是希
望是值得的。
希望學生不是為了解方程式而硬背下移項法則,
及濫用等量乘除法公理的概念



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

一元一次方程式之乘除法~~

利用以下之例子來說明乘法的處理方式:
    □×3=15
→□=15÷3
當左式的×3消失時,右邊會出現÷3的動作
基本上,上述的方式,學生可以很快的得知結果
再將□轉成x時,就會得到:
    3x=15
→x=15÷3 
可是:學生對於x的認識仍有所恐懼。所以,這部分需要慢慢熟悉之。


利用以下之例子來說明乘法的處理方式:
    □÷3=15
→□=15×3
當左式的÷3消失時,右邊會出現×3的動作
基本上,上述的方式,學生可以很快的得知結果
再將□轉成x時,就會得到:
    x÷3=15  (x÷3=x/3=1/3 x)
→x=15×3 
可是:學生對於x的認識仍有所恐懼。所以,這部分需要慢慢熟悉之。
另外,上面的算式通常會變成:
    1/3 x=15
→x=15÷1/3




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一元一次方程式之加減法處理~~

        每次開始這單元時,都是在介紹等量公理
然後就簡化成移項法則,可是學生對於等量公理
只是依樣畫葫蘆,美其名只是在抄襲,到後面的
移項法則就類似像背公式一樣,照著老師的講法
在解題,但是本次的一元一次方程式參考了CA
教授及梅仙老師的影片、學習單,讓學生先從
開始下手,因為發現學生對於填空格的能力
強,會想嘗試去知道到底該填多少才能符合等
,從學生的思考當中慢慢去得到想要的答案。



學生對於這部分都可以輕鬆完成,於是乎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驟之引導:
+100=500→□=500-100
左邊的+100消失了,右邊的-100出現了
這不就是等量公理嗎?
這時候再來解釋等量公理會比較更有感!!

-30=500→□=500+30
左邊的-30消失了,右邊的+30出現了
這不就是等量公理嗎?
這時候再來解釋等量公理會比較更有感!!

利用小學簡單的算式來解釋上列的現象會更清
楚。

如果要將□+3=5中的□+3還原成□,就是直接-3,那麼右邊就是跟著-3!!
如果要將□-3=2中的□-3還原成□,就是直接+3,那麼右邊就是跟著+3!!

先讓學生慢慢建立這習慣,對於後面的方程式的解法(移項法則)就會有水到渠成的效果。

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未知數之拆括號~~

        每次教到這邊時,都是惡夢的開始,因為學生常因為分配律的問題而搞錯、或者是忘記變號,於是經過一整晚的沉思後,設計了這份簡報。
         因為學生對於圖像會有強烈的印象,再加上前面分數加減乘除對於長條形的熟悉度,於是直接將未知數轉成圖像,然後利用數字乘法為複製倍數的概念"負號"為相反的概念,將拆括號的練習逐步拆解成圖像,學生基本上都可以聽懂這部分,甚至對於-2x+5+7x-9的計算也可以馬上上手

舉例來說:
-2x+5+7x-9→  (-2x)     (+5)  (+7x)   (-9)  
學生會自動將A、(-2x)、(+7x)合併為(+5x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B、(+5)、(-9) 合併為-4
最後再將A與B合併為5x-4

拆括號部分:
直接參閱簡報之內容,逐步圖像拆解。




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

未知數符號的置入~~

總算進入到未知數的世界了,以前在將未知數X置入時,其實對於學生來講應該有點難度,因為非常的抽象,但是這次因為有前面分數加減乘除的鋪路,使得未知數X得出現可以變得理所當然,因為要將分數加減中的長方形替換掉,就換成了X的呈現方式,也更容易讓學生不會出現以往常出現的錯誤計算:
2X-X=2(錯誤,因為學生誤以為把X消除了,類似1 2/3 - 2/3=1的模式)

在下面的簡報中,學生也更容易建立不同符號是無法直接合併的概念。

下面的簡報就是未知數符號X的轉換了!!






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

未知數的概念~~

        以往在上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時候,都是直接進入題目的導讀,但是這次卻是利用梅仙學姊的學習單讓學生先完成,並找出缺乏的條件以及題目間的關係式,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回答缺少條件及關係,學生皆能踴躍搶答答案,希望能讓後來的未知數X導入時,能有更好的先備知識。

        將關係式中的缺少條件轉換成未知數X時,則用未知數代表另一個未知數的概念不就建立起來了嗎??甚至在最後一頁中,何者為未知數、何者為已知數不就是顯而易見了嗎?





 

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

分數的除法意義

這節課一開始就問學生10除以2的意義為何?學生的答案幾乎都是將10分成兩份,每一份的數目為5
,當繼續問說還有其他解釋方法時,學生就都卡住了,只有很少部分的人會想到將10個物品分成每兩個物品一堆時,共可以分成5堆的想法。
這時候送上小學的一題除法題目,這題在國中的段考也常出現(習作也有),學生常會有錯誤答案

學生的答案通常為4瓶,剩下1/2公升,此時我問學生說,你們不會覺得奇怪嗎?前面的4單位是瓶,後者的1/2單位卻是公升,合理嗎?學生這時才會發現錯誤,此時的4又1/2指的是4又1/2瓶的2/3公升,所以會剩下1/2瓶的2/3公升
這時候緊接著鋪下一個脈絡,如果將1張千元鈔票
與2張百元鈔票,以2張百元鈔票分一堆時,答案會是1.5堆嗎?(因為總共3張鈔票分成2張一堆)學生都知道這樣的計算方式是錯的,正確是要將千元鈔票換成10張百元鈔票,再將12張百元鈔票分成6堆的兩張百元鈔票,此時要引導的概念是要分堆,一定要用相同單位才能分堆。
此時開始進入分數的除法原理推導:
10/3÷3/2=(10×2/3×2)÷(3×3/2×3)
=(10×2)個(1/3×2)÷(3×3)個(1/3×2)
=(10×2)÷(3×3)
=(10×2)/(3×3)
=10/3×2/3
所以除以3/2就相當於乘以2/3,這不就是倒數的概念了嗎?


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

分數乘法的意義~~~

當課本提到兩分數的乘法時,只告知其方法為:分子相乘/分母相乘---小學已教過,可是當我問學生時,他們回答說就是這樣算,問到為何時,卻答不出來,這好像是目前數學的最大盲點:為了計算而計算或為了考試而考試。於是努力做足功課,參考CA教授的教學影片,設計了一連串的簡報。
數字的意義是為何?我竟然無法回答這問題,其實答案很簡單,就是倍數概念。×3可以想成複製
某物為3倍,÷3可以想成分割某物成3份取其一份,當把A×3時,會變成AAA,反之,AAA÷3時會得出A,此外也可以將A視為AAA的1/3,所以
÷3跟×1/3效果是一樣的。

於是可以利用上面的概念講述:將乘以1/3再乘以1/2,就會將原來的分割成6份取其一份。
如果將乘以7/5時,其中分母的5是將其分割成5份取其一份,分子的7是將前列的分割後的狀態再複製成7份。

按照上述之模式,則兩分數的相乘之過程就會如下方之照片呈現。
於是,課本敘述的分數乘法方式就自然而然出現了。